最近关于探讨如何解决航班延误问题的评论屡现各网络媒体。笔者认为:航班延误是一个系统性问题,“航班延误”是最终的表象而已,其原因可能是:军航和民航的空域资源博弈;枢纽机场起降时刻竞争;航空器安全保障和维护能力差异;个别旅客影响公共秩序;影响适航性的天气情况等,无论哪个因素只要有一点儿问题,最后都是一个结果——航班延误。本文既不去分析民航系统如何避免航班延误,也不去开导消费者应给予民航系统理解,其实大家都应该清楚这种制度安排不合理带来的后果是很难协调和短时间内改善的。既然我们已经面对如此航班延误的状态,我们应该更关注如何将相关信息及时通报给涉及旅客以便他们调整行程安排,尽量减少发生在机场的一幕幕不和谐的场景。下面,让我们抛开任何软硬件的约束条件来畅想一下如何改善航班延误问题。
1、手机号码成为电子客票的必填项。在电子客票已经基本普及的今天,我们可以规定将乘机人的有效手机号码作为和旅客身份证号码一样重要的必填项目。这样可以通过中航信销售系统和航空公司离港系统对接采集信息功能,将所对应航班的乘机旅客手机号码设定一个群,如果航班出现不正常现象,系统可以自动向目标群发布航班动态跟踪信息。其实部分航班延误是可以提前判断和预先做好安排的。
2、航站楼信息发布平台。利用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将进入到航站楼范围内旅客的手机频率信号进行自动收集和定位。在旅客办理乘机手续或通过安检通道时,将旅客按照航班进行分类生成目标群,当航班延误时可以通过手机的渠道针对相关目标群通报信息。这种方式比现行的广播渠道更有效,而且可以降低大面积航空延误时的多群体联合反应的机率。
3、航班延误赔偿基金。航班延误大部分是民航系统的原因造成的,旅客需要航班延误赔偿保障,但出资人绝不应该是旅客。中国民航应该建立航班延误赔偿基金,基金的出资人不应该只是航空公司,还应包括引起航班延误的各个民航系统相关部门,按照前一年引起航班延误的责任比例缴纳赔偿基金,将延误责任成本显性化。这样旅客既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更有利于各相关部门明确责任,共同协调避免非天气原因的航班延误。
4、旅客延误责任追究。针对个别旅客的问题而引起的整个航班延误要建立起责任追究制,不能因为符合个别旅客的利益而影响到绝大多数旅客的利益。个别旅客应该为他为别人带来的麻烦付出代价,建立全民航的旅客责任记录是必要的,要通过限制购买或提高购买成本的方式增加个别旅客的责任意识,坚决遏制住由于个别旅客过激行为引起的航班延误事件的发生。
5、航空服务改善促进委员会。目前,很多航空延误事件的判定和甄别上往往出现争议。民航局这个“裁判员”的公信力在某种程度上被广大消费者质疑。应该成立航空服务改善促进委员会,由各方代表组成,特别确保来自航空旅客的人数比例。由委员会探讨出延误及相关赔偿标准并进行广泛的社会意见征集,执行中航班延误标准如遇疑问由委员会出面做第三方认定工作。
以上5种航班延误的解决方案设想是笔者的一家之言,本文旨在倡导我们不要只关注航班延误问题本身,而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在现有的条件下去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