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从宏观管理与行业管理层面,给予积极的支持政策
国内机场的国际市场已经出现外航占主导地位的危险信号,而国内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解决这一矛盾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推动国内航空公司的国际化战略进程。但是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企业必须不得不放弃短期利益,去着力培养和打造其薄弱的国际航线。面对动荡的全球经济环境,强劲的国际航空竞争环境,以及高度管制的行业现状,我国的航空企业会面临怎么样的困难和压力是难以准确预判的,如果仅仅靠企业自身去承担这些困难和风险是不现实的,也会造成企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摇摆不定,甚至是放弃。因此,首先需要从国家层面为国内航空公司提供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让他们可以轻装上阵,放手一搏。
此外,国内航空公司如果可以效仿周边的竞争对手,充分利用第六航权,以枢纽机场为核心,扩张国际市场规模,无疑可以让企业获取更高的收益,增加其国际化战略成功的砝码。这一手段的实现,一方面,需要政府层面提供高效的海关服务能力与相对宽松的落地免签政策,增强国际旅行的便捷性,比如,北京即将推行的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将极大地简化境外游客的入境手续,对首都机场的国际化进程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另一方面,需要行业管理部门对航空公司在基地机场的航权申请、航班时刻审批、价格管制与服务监管等方面,给予支持,为航空公司构建国际化的枢纽航线网络提供政策基础。
同时,为了避免国内航空公司间可能的恶性竞争与资源的浪费,甚至是给外国航空公司更多的竞争机会,需要从行业层面规范国内航空公司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主基地竞争行为,提供一个健康的行业环境。
第二、积极推进《机场管理条例》的落实,创建公平的服务环境
从OAG公布的十个机场MCT值来看,三大机场的弱势非常明显,尤其是在国内国际间互转上,差距最大(表2)。而对于国内航空公司而言,依赖强大的国内航线网络,打造国内国际间的中转,是其实现国际化战略的第一步。从现状来看,这一步是否可以走好,除了之前提到要依靠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打造国际化的枢纽航线网络以外,机场高效的地面保障无疑是其强有力的后盾。高效地面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改变现有航空公司与机场之间相互争利的不公平服务环境,通过引入中立的第三方地服代理商,实施专业化管理,从而建立在服务质量与效率,以及服务收费方面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