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Ayutthaya)距離曼谷北方約100公里處,自西元1350年至西元1767年,曾為泰國第二個首都,不但是年份最久的首都,在東南亞地區更是首屈一指,有四百多年的輝煌歷史,佛教精髓在此達到顛峰,並深植於泰國文化中。人們說素可泰是泰國第一個首都,也是泰國歷史古蹟的發祥地,而大城則像一個手藝精湛的雕刻家,當地的寺廟、皇宮及佛像的鏤刻,無不表現出莊嚴典雅的作品。因此大城輝煌階段的藝術品,可說是經典名作,當時繁榮的景象,均被許多文獻記載喻為人間的天堂,而這段黃金時期,西方的文明也開始接觸泰國,大城是當時主要的貿易中心,也有許多國家的人來此定居,最具體的證據是區內散佈的葡萄牙村、荷蘭村與日本村可得到驗證。
大城位於湄南河、洛汶里河、巴洒河三條河流交會處的一座小平原上,距離海洋不遠,而且四周環繞著肥沃的稻田,是非常理想的行政和交通中心,因此西元1350年時由拉瑪迪波里一世(Ramahibodi I)正式建立為國都,在17世紀全盛時期,它甚至控制了整個中央平原和南方。遠東地區、世界各地的船隻都溯著湄南河而上,進行貿易往來的商業行為,當時人口超過100萬,其中包括印度人、中國人、日本人和歐洲各國人,可說是盛況空前,民生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