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的运行安全管理,需要一套的完整环状机制,也就是说:航班运行前,需要机组进行细致认真的飞行前准备,充分利用公司的运行制度对所有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事件的处理做好预案;航班运行中,需要机组的每一个团队成员根据协作的内容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完成各自的飞行任务,处理好各种对安全的威胁因素;航班结束后,机组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将实际运行反映出来的问题通过某种渠道反馈到管理层,以其改进运行程序更全面的应对类似安全威胁因素。
在目前中国在运行航空公司中,却并不是每个公司在正常航班结束之后要求这整个机组进行讲评,只有部分航空公司的乘务部门要求乘务组在航班结束后对于当天的服务工作进行讲评,针对飞行机组,乃至于针对整个机组的讲评,往往只会在某航班发生特殊或不正常事件之后,或者是某些被检查航班。也就是说,运行安全管理缺少了至关重要的反馈环节。此外也正由于这种不出事不讲评的机制,使得在很多飞行机组概念里,航后讲评往往意味着“犯事儿了”。在我国传统的惩罚为主的安全管理机制下,这种理念无形中就对航后讲评的实施增加了更多阻碍。整个公司的运行机制中,各类安全规章有效的为航班运行前的准备提供了得力保障,有着“凤头”的生气;然而缺失的航后讲评机制则让整个航班运行的总结草草收场,有如“蛇尾”般无力。
早在本世纪初,美洲航空公司就在公司中建立了完善的机组航后讲评协作机制,他们的讲评协作并不简简单单局限于在发生了不正常事件的航班后,而是一种日常运行的常态机制。随后大西洋航空公司为代表的许多航空公司也相继建立了类似的航后讲评制度, 更有一些航空公司将航后讲评写进了公司运行的检查单里。有数据表明,这些制度,有效的减少了运行中人为的差错、航班延误,降低了整体的运行成本,提高了个人乃至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如果南航能够学习以上先进经验,有效建立一套有效的环状管理系统,则可以把所有机组所有航班的经验信息共享,一套机组遇到的不安全事件可以给所有机组提高警惕;当班机组对于该种威胁的处理方法不论成功与否,都可以成为其他机组的宝贵经验;当班机组经过讨论的到的总结,也就是所有其他机组最好的意见和建议;如果航空公司能够从管理的角度理顺事件处理暴露出来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做出相应的解决预案,所有机组在下次应对类似事件的时候,则必然会更加游刃有余。
以下笔者将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航后讲评会进行解读,首先,我们将分析为什么这种讲评会不常受到重视,然后我们将讨论如何有效的实施这种航后讲评。换而言之,笔者建议的正是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航后讲评机制,为整个运行安全管理工作添加一条虎虎生威的“豹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