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Lisbon)
城市概述
(葡萄牙语: Lisboa [liʒ'boɐ])是南欧国家葡萄牙的首都,位于伊比利半岛的特茹河河口,濒临大西洋,是典型的海洋城市。在16世纪大航海时代,里斯本是当时欧洲最兴盛的港口之一。里斯本是葡萄牙共和国的首都和葡萄牙最大的海港城市,位于欧洲大陆的最西端。面积82平方公里。人口53.5万(1999年)。里斯本北面为辛特拉山。葡萄牙最大的河流特茹河流经城市南部注入大西洋。受大西洋暖流影响,里斯本气候良好,冬不结冰,夏不炎热。一二月份平均气温为8℃,七八月份平均气温为26℃。全年大部分时间风和日丽,温暖如春,舒适宜人。
地理位置里斯本位于北纬38°42'、西经9°5',伊比利半岛的特茹河河口,西濒大西洋,同时也是欧洲大陆最西面首都。
里斯本占地84.8 平方公里,与一般的主要大城市不同,真正的“里斯本市”只局限在其历史城区,而其周边的地方则发展成其他的城市。但事实上,这些城市也属于大里斯本的一部份。
城市的西边是欧洲其中一个最大的公园Monsanto森林公园,该公园占地10平方公里。
气候
里斯本是欧洲其中一个气候较温和的城市,整体来说,里斯本一年平均有3300个日照小时和100日下雨天。春季时阳光充沛,只有少量时间降雨,气温大约是 10°C至27°C。夏季大部份时间为晴天,干燥且炎热,气温约是16°C至36°C。秋季气温温和,约是8°C至23°C。而冬天则有很多雨、大风且寒冷,温度约为-2°C至18°C,一般约为10°C。至于降雪也是甚为罕见,在2006年1月28日和1月29日,因为北极的冷锋影响欧洲而落了一场小雪,但在此以前整整四十年没有降雪的记录。此外,里斯本的气候也是强烈受到湾流的影响。
人口
里斯本市的人口大约是564,477人,人口密度为6,658人/ km²,而大里斯本地区的人口就高达2,800,000人[3]。大里斯本地区是欧洲其中一个人口增长得最快的地区,根据联合国的估计,到2050年该地区的人口会增至450万[来源请求]。此外,据葡萄牙报纸《快报》Expresso对生活水平的统计,里斯本是全葡萄牙最适合居住的城市。
城市历史
里斯本在史前时代就有人类定居。1147年,葡萄牙第一代国王阿方索一世夺取了里斯本。1245年,里斯本成为葡萄牙王国的首都和贸易中心。公元前为腓尼基人始建。13世纪成为葡萄牙首都。1755年全城三分之二毁于大地震,重建后的新城呈格子状布局。城市日益扩大,兴盛时为西欧大西洋沿岸各地与地中海区域间及东西方贸易的枢纽。战略要地,为葡萄牙海空军事基地,并有国际军事设施。
自新石器时代开始,里斯本的地区已经有伊比利亚人居住。公元前205年起为罗马人统治,当时的统治者凯撒把这个地区升格为市,并命名为“Felicitas Julia”(意为“祝贺凯撒”)。可是到公元5世纪起相继被蛮族占领,而在8世纪更被 摩尔人所夺取,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除了在市内兴建了很多清真寺外,还建了很多房屋和新的城墙,在他们的统治下,城市发展迅速,而在当时,市内住了信奉不同宗教的人如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人等。
摩尔人一直统治里斯本直至1147年,他们被阿方索一世率领的十字军击败,使得里斯本重回基督徒的手中。1256年,里斯本正式成为葡萄牙的首都,从此就发展成为欧洲和地中心一带重要的贸易城市。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很多航海家如瓦斯科·达·伽马都是由里斯本出发到世界不同的地方探险的,因此,到了16世纪可算是里斯本最辉煌的时期,大量黄金从当时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运到里斯本,使得里斯本成为欧洲富甲一方的商业中心。(详见: 葡萄牙殖民帝国)
1755年,里斯本发生了一场[[里斯本大地震|大地震]],造成城市及港口的严重衰落,从此葡萄牙的国力也开始走下坡。及后在19世纪,拿破仑入侵里斯本,当时的皇室集体逃亡至巴西,而城市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里斯本则是少数开放的大西洋港口城市。现在她是葡萄牙的政治、文化中心,第一大港与第一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