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在云南昭通鲁甸,地震灾难再一次降临中国。国家救援行动旋即启动,令国人感动的场面再次出现,作为历次国家救援行动主力的军队反应快速,迅速集结调动救援力量,民航局也迅速调动航空公司力量,事发两个半小时搭载救援人员的第一架民航客机就抵达昭通民航机场。然而,最后10分钟的等待让人心急,从昭通机场到鲁甸地震灾害中心只有20余公里、10分钟的飞行距离,而直到地震发生后16小时,第一架军用直升机才飞抵灾区,且参与救援的直升机极其有限。而整个救援行动中,我们看不到民间通用航空救援力量的身影。
同样的场景、同样的焦虑不只出现在今天,早在6年前的汶川地震、去年的雅安地震中就已显现。汶川地震后,不少有识之士就奔走呼吁尽快增强我国的航空救援力量,建立我国的航空救援体系,其政策建议也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但6年过去了,这样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最后10分钟的等待依然让人心急,这值得我们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反思,值得全行业反思。我们何时才能解决航空救援薄弱的问题?民间通用航空力量何时才能派上用场?
将民间通用航空力量纳入国家航空救援体系,这是国外先进国家的普遍做法。欧美一些国家将航空救援时间设定在15分钟~40分钟,如果都靠军航去救援,这不可能,也不现实,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强大到可以做到这一点。因此,航空救援力量构成的多元化就成为必然选择,即在国家航空救援体系里有来自军航、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民航及民间的航空器,有专属的航空救援站点,有设置在民用机场的航空救援站。除了国家航空救援力量,还有航空救援机构提供商业化的航空救援服务。这其中,民间通用航空救援力量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尽管不能与航空发达国家相比,但近几年我国的通用航空也取得了不小进步,大中华地区直升机总量已由2009年的227架增加到2013年的465架,在短短的5年时间内增长了1倍。且通用航空公司新购进的一些直升机性能及装备优良,具备了一定的航空救援作业能力,是时候尝试让民间通用航空力量冲上航空救援战场了。事实上,鲁甸地震发生后,不少通用航空公司反应快速、积极进行救援准备,等待国家召唤飞赴救灾现场,体现出很强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些通航公司也接到了政府部门的待命通知,但遗憾的是只能在原地无尽的待命,最终也没有被派上去。所以,我们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多元化航空救援体系的建设问题,也需要建立有效的航空救援指挥体制与指挥系统。国家航空救援无论是军队牵头(如美国),还是政府部门牵头(如俄罗斯),都需要在一个有效的组织指挥体系内、由一家强有力的法定的牵头单位对来自各方的航空救援力量进行统一的协调,以组织实施国家航空救援行动。
今年5月14日,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山火,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一个区域性的航空救灾行动动用的各类飞机达60余架,其中大部分是民间通用航空器,这得益于美国强大的通用航空基础——近23万架飞机、50余万名通用航空飞行员。而截至2013年,我们通用飞机的保有量仅有1654架,通用航空飞行员的数量不足4000人。开放低空空域,营造发展环境,促进我国通用航空大发展,以解国家航空救援之忧,这是国家责任,也是全行业大家共同的责任。